全国服务热线
4000-116-333
CONTACT US
联系我们联系人:苗经理
热  线:4000-116-333
地  址:广东省深圳市
时间:2020/11/19点击:69来源:开学派
一、家长不能过多地批改作业
对低龄孩子来说,学习刚起步阶段,确实需要家长“陪跑”一段时间,为的是熟悉学习方式、养成良好习惯,家长关注孩子的作业、适当进行监督,这是家长关心孩子成长、支持学校教育的负责任表现。但是家长过多监督孩子作业,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,家长的过分干预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,自主学习能力差。
二、如何建立良性的“家校关系”
1、引导家长关注家庭教育的价值
学校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,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,强调家长要发挥作用,突出“家校合作”“家校共育”,一点错也没有。
鼓励家长关注过程,并非要求他们一头扎进具体知识的指导中,而是发挥家庭的时间与空间优势,一对一地关注孩子做作业的态度与效率,如是否完整地完成作业、写字是不是认真、是否容易被干扰、是否效率不高、是否浪费时间等。
2、“教书”的责任更多在学校和老师
“教书”责任更多在校方,“育人”责任由学校和家长共担。此外,由课本和大纲中衍生出来的作业和手工制作等职责,还是由学校承担辅导责任更科学、更有效。
而对于在家庭中完成的作业,家长要起到督促的职责。但这里必须明确,督促的是孩子写作业的行为,而非批改作业。
11月10日,辽宁省教育厅出台了《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“十要求”》,规定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,严禁家长、学生代劳。全国多地叫停“家长批改作业”近年来,已有辽宁、浙江、海南、河北等多地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“叫停”家长批改学生作业,有的地方明确定期开展作业督查,甚至将作业管理纳入绩效考核。浙江、河北,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绩效考核;山东潍坊高新区、安徽合肥,一旦越线,老师要处罚、校长也要承担责任。
四、学校家庭分工管理
在孩子的学习上,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究竟该如何分工?家校共育必须清晰地界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职责,教师是教师,家长是家长。只有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各司其职,才能给孩子成长营造健康的环境。
Copyright © 2019 开学派 All Right Reserved. 粤ICP备20043785号